國姓鄉的地標--國姓爺鄭成功雕像矗立在鄉治的入口
南投縣的國姓鄉是一處典型的農業鄉鎮,
2萬3千多人口中有半數是客家族群,
過去以香茅、樹薯、香蕉、稻米、甘蔗、菸草、青梅等作物維生,
如今枇杷、草莓、楊桃、蜜棗、芭樂、咖啡等農特產崛起,
並開始發展休閒農村產業,
特色民宿、風味餐聽、自行車道、渡假山莊,
成為國姓鄉的新經濟主流。
由於國姓鄉北邊與台中縣交壤,
因中潭公路成為通往埔里、魚池、仁愛鄉的必經之處。
交通的便捷,
加上豐富的生態資源,
清新優雅的田園山野,
且保持著傳統農村的純樸景象,
因而有中臺灣世外桃源之稱。
國姓鄉的地理環境
因天然的山林與烏溪、南北港溪和木屐蘭溪的流穿,
衍生成三個主要的休閒農業發展區:
一是在中潭公路旁交通最為便利的福龜休閒農業,
二是往九二一地震史跡的北山社區,
三是擁有三級古蹟糯米橋和北港溫泉的田園花卉休閒園區。
國姓老街已被嶄新的形象商圈統一設計改造的失去原味
其中,以糯米橋為精神地標的北港村,
在921地震之後的社區營造最為突出,
結合糯米橋、田園風光、農特產與自行車道的規劃
打造出「市」外桃源˙富麗農村的休閒農村景致。
多年前,我常來往這個小聚落訪友野餐
當時休閒生態設施都落成不久
新穎美觀,環境也整理得很潔淨
此次舊地重遊
發現幾處提供遊客休憩的涼亭和週遭環境都有些髒亂
期待社區有所改善讓<市>外桃源的美名繼續發光
從中潭公路在柑仔林轉入縣道133線
再循台21線公路,
蜿蜒的山路繞著南北走向的北港溪河階地前行,
在看到聳立的「『市』外桃源」石碑後,
映入眼簾的是北港村美麗的田園景觀。
這裡有一座<登輝亭>是眺望北港村的絕佳地點
停車場上豎立著請勿傾倒垃圾的告示牌
雖然沒有大型廢棄物, 但是週遭的菸蒂,飲料包,紙屑卻不少
置高點是座典雅的木造涼亭
涼亭內的椅子上卻留下飲料罐
涼亭內滿地菸蒂
涼亭週遭也有不少菸蒂和垃圾
涼亭基座的邊坡,不少廢棄物都躺在這裡 沿著台21線續行,可見一處偌大的自行車停車場
非假日期間,只見湛藍的天空,而沒有半個遊客
北港村規劃了約15公里的環村自行車道,
沿途栽植許多樹木和涼亭,
讓旅客能在稍有綠蔭遮蔽的沿線稍加休息。
但這處造型優美的涼亭內外卻有些髒亂
北港村最具盛名的是三級古蹟--糯米橋糯米石拱橋位於北港溪上,
造型古樸,
始建於民國29年。
當時由日本軍方主導興建,
作為聯繫新社與埔里兩地軍用機場道路的重要橋樑,
也兼負著運送北港溪上游林木資源的重要產業橋樑。
糯米橋總長約四十八公尺、
橋面寬度五點九公尺、
橋拱高度約十二公尺,
石材取自北港村西南邊埔尾段山區,
以石灰、糯米、紅糖為結合材料砌成。
民國八十三年,
在社區居民的奔走下,
糯米橋正式被指定為三級古蹟,
也是台灣唯一的橋樑古蹟。
糯米橋陪伴著北港村居民度過八七水災、
韋恩颱風、道格颱風和九二一地震等災害,
看著居民從傷痛中再起,
糯米橋無疑是北港村重要的歷史空間與共同記憶。
但是在敏督利颱風過後,
便在修修補補中飄搖至今尚未完全修復。
留下這張當時橋面完全被沖毀的照片
新橋橋面插滿了競選旗幟
橋下的北港溪河床卻留下一堆垃圾
尚在修復中的舊橋環境似乎也維護得不理想
尤其木造步道的地板有些翻起,一不留神就會受傷
糯米橋旁的一處通往涼亭的步道早已岌岌可危
木造扶手也腐朽了
拾階而上有座涼亭
但是涼亭週遭雜草叢生,髒亂不堪
糯米橋的停車場在橋的對岸
環境實在應該加強整理,有尿布
有破棉被
有遊客隨手丟的垃圾
還有一些施工腳料不怎麼美觀的公佈欄
一旁是著名的音樂水車
北港村以其最具地方特色的「水.橋.水車.水橋」,
設置了每半小時會自動敲出不同旋律的「音樂鐘水車」
常吸引遊人倚靠橋畔,
靜待音樂鐘聲響起。
但歷經數年的風雨,
已經呈現老態,
不曉得還能否鐘響,但是橋下的水杓卻明顯有礙觀瞻。
重遊一趟北港村
看到五六年前因發展休閒農村
而設置的諸多公共設施已頹圮或乏人維護
感到十分惋惜
若說農村轉型是一條漫漫長路
相較於硬體設施
恐怕人心的改造才是最基礎而艱鉅的工程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